史念海对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的研究(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华夏文明的两大发祥地,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区域。史念海先生对历史农业地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两大区域。他通过文献和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华夏文明的两大发祥地,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区域。史念海先生对历史农业地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两大区域。他通过文献和考古材料分析,论证了渭河中下游平原,汾河下游平原,伊洛河下游平原,河济平原等地及其附近地区,是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他从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从春秋到隋唐时期黄河流域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农业进步。史念海认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的兴衰有反作用。他把唐代版图分为两部分。东部地区为农耕区,西部地区为半农半牧区。东西两部如唐的左右两臂。政府将东西两部都控制在手的唐朝前期,国力昌盛。安史之乱后,“左右两臂,一边瘫痪,一边断绝,不仅指挥不灵,甚至无以指挥,所谓郅治太平,就都 无由谈起了”。可见农耕区的变化对国运兴衰有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号称丝绸之国,蚕桑事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是蚕桑事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古代前期丝织品的主要产地。宋代以后,国家经济重心东移南迁,黄河流域的蚕桑事业逐渐衰落了。史念海根据大量文献,结合考古材料,系统论述了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他认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作为国家政治重心的所在,蚕桑事业的发展一直非常繁荣。北宋以后,靖康南渡,对于黄河流域来说,“无论就它的地区而论,或者就丝织品的质 量和数量而论,都在逐渐衰落。”其原因不仅在于金人的入侵,也在于棉花的传入和棉织品的广泛使用。

黄河流域在古代是农林牧共同发展的区域。其分布格局在历史上多有变迁。史念海曾对这一地区的农林牧分布格局的变迁状况做过系统的研究。在农业与牧业的交替中,史念海认为黄土高原先后有三次由牧业为主的区域转为农业为主的区域,“第一次是战国后期至于秦汉时期,第二次是隋唐时期,第三次则是明清以来。在一、二两次之间,这里又恢复到游牧地区,当 时游牧地区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有了扩大,远远超出于黄土高原之外。在二、三两次之间,农业地区和游牧地区参差并存。虽是并存,游牧地区仍稍逊于农业地区。”农牧分布区的布局变化,对黄河下游地区的环境变迁产生显著影响。林木植被保存较好的时期,黄河就比较安定,反之则多有泛滥。所以保原治沟和调整农林牧分布区是黄土高原治理的两条原则。

历史农业地理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农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与当代农业地理不同,历史农业地理关注的不是当代的农业环境问题,而是自农业革命以来农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对于历史农业地理的学科归属问题,有些人认为应归于农学,有些人认为归于地理学。一般来说,历史农业地理归入历史经济地理的分支学科,属于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范畴。历史农业地理在研究对象上与当代农业地理一致。在研究时段上,与历史农业地理接近的学科是农业史。农业史的研究,侧重于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不同农业活动类型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农业地理的研究,侧重于从自然和经济等角度阐明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嬗变。

1 中国农业地理的早期发展

现代农业地理的研究肇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德国农学家施瓦茨从农业地域差异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19世纪初期德国的农业状况。在施瓦茨研究的基础上,德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杜能于1926年出版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把微分学应用于经济研究,提出了以成本和价格为决定因素的农业区位理论。《孤立国》被视为农业地理的开篇之作,约翰·杜能则被视为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

中国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9年至1933年,金陵大学的张心一在全国23个省的600多个县,先后组织600多人进行农业情况调查。在抽样调查和资料估计的基础上,张心一撰写了《中国农业概况估计》。《中国农业概况估计》中所编制的各种农产品分布图,是中国最早的成套农业地图。1930年,张心一发表《中国小麦播种期之研究》,认为长城是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线。1932年,张其昀发表《稻米之地理环境》,指出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重要的作物栽培分界线。1936年,南京大学的胡焕庸在《地理学报》发表的《中国之农业区域》,提出了我国最早的农业区划方案,将全国划分为9个农业区。1949年之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土地资源进行农业评价和布局考察,于1981年出版了《中国综合农业区划》。20世纪70年代,农业部组织全国农业部门编写《中国农业地理丛书》。从1973年起,随着《中国农业地理总论》的问世,各省(含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地理陆续出版。1981年,《世界农业地理丛书》的各卷也开始问世。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0/1011/347.html



上一篇:“双万”计划背景下混合慕课课程实践研究 —
下一篇:声音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