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河航道水深测量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下我国航道测量技术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作为保障我国内河航道工作合理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受到国内航道测量领域学者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内河航道的地理条件进行测绘、对内

当下我国航道测量技术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作为保障我国内河航道工作合理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受到国内航道测量领域学者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内河航道的地理条件进行测绘、对内河河床进行数据调查与统计,为内河航道日常维护、船舶航道规划与保障航道安全提供了依据。随着航道测绘领域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各类新型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使内河航道测绘工作日趋科学化。

1 我国航道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

内河航道测量技术的发展是由不同领域多项技术的共同应用而实现的,而非单一的门类学科的技能。在实际应用环节,可将此项技术系统化的分为两部分:航道定位与航道测探。而航道测绘工作中包含的内河水文观测环节由于观测技术与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产生了较大的技术与仪器的变化。航道测量中的定位与测探的区分定义在航道测量领域的文献中没有明确的分类,而是通过其测量仪器与相关技术的历史脉络与实际应用的年限进行区分并进行系统化阐述。

1.1 内河航道测量工作中的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即对内河航道内的水面高度、最高与最低水深高度差、水下深度数值最大的位置进行测量与定位,并且对航道内的具体地形、特点进行归类。

航道测量工作之初是采用六分仪技术与光学仪设备进行交会测量定位的手段,通过角度观测的方式对船舶所处位置进行定位,能够有效保障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此项技术的应用限制较多,既要保证测绘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充分掌握仪器实用技术,同时对测绘的地理环境、测量温度、测绘能见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此项技术在实际测量应用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此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内河航道测量工作的发展,新型航道测绘设备与卫星定位技术的逐步应用为航道测量工作带来了新契机。新型测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对测绘人员有了具体的要求,严格规定了在进行测绘时须有两名以上测绘人员同时使用测绘设备。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测量工作对时间、光照、能见度的要求,可利用科学仪器进行全天候全地形作业,实现了技术领域的革新。

(1)测距经纬仪极坐标法。光电测距技术的问世,推动了航道测量工作的进步,通过将测量中所使用的经纬仪与广电测距设备及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了技术层面的飞跃,在降低工作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测绘人员与测绘设备的工作强度。

测距经纬仪极坐标法主要是采用架设于已知点以另一控制点作为参照点对未知点(测船点处)进行测角测距来确定点位的方法。该方法比较于经纬仪交会法,只需要一处架站即可进行观测,减少了观测所需最少技术人员。测距经纬仪极坐标法相比经纬仪交会法减少了观测所需技术人员和架站数,仅需一台测距经纬仪即可工作,观测控制范围受测距仪距离控制,一般为20-30km。但两方法都需要在非雨天、视线良好的情况下进行,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让航道测量实现了全天候作业化。

(2)全球卫星系统定位法。9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为代表的GNSS进入了成熟的商业化应用,我国海洋测绘领域迅速引入这一技术并开展了相关应用研究,交通部下属海事局、长江航道局等单位,大量引进了国外GPS仪器并开展了规模化应用。近二十年来,航道测量先后经历了差分定位,连续参考站、精密单点定位几个技术应用发展阶段,GPS仪器从纯粹国外引进、国内组装,再到现在的国产多品牌。以下依次以差分定位、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阶段性发展对其进行探讨,并以近年来出现的双系统和北斗系统对GNSS技术在航道测量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3)前方交会法。此方法需三组仪器共同配合进行水深测量(两组经纬仪,一组测深仪)。在一岸选取A、B两个互为通视的已知点作为测站点,分别架设经纬仪并互为后视。船上测量人员根据不同比例尺要求按照船行的距离通过对讲机或旗语的方式要求定位,三组仪器同时记录该点位点的平面位置和水深。即:陆地测量人员利用经纬仪分别记录船位的α及β角;船间测量人员利用测深仪记录该点位点的水深。内业处理时通过交会展点及量深,展汇成图。此种方法应用仪器简单,只用两台经纬仪、一台测深仪。但是对测区工况条件要求较高,控制点之间要互为通视,而且只适用区段较小的测区,根据经验双经纬仪观测角α及β角度应控制在30 120°之间范围,如超出这个范围,在内业测深点展绘时会影响测点的平面精度。所以测区区段较大,会造成连续搬站的弊端。另外,在测深点定位时不能达到实时同步。运用此种方法外业仪器操作人员数量不低于六人,人工投入大。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319/498.html



上一篇:学路历程顾颉刚报刊编辑活动述论
下一篇:中国公路桥梁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