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日夜游大桥巡礼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广州,因水得城,依水而建,从云山珠水到沧海桑田,无论对于“老广”还是“新广州人”,那一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的珠江水是每天最为熟悉的风景,当然与之相伴的还有那一座座造

广州,因水得城,依水而建,从云山珠水到沧海桑田,无论对于“老广”还是“新广州人”,那一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的珠江水是每天最为熟悉的风景,当然与之相伴的还有那一座座造型各异,历史与现代感交替的大桥,他们不仅方便了珠江两岸来来往往的人们,也承载了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沧桑历史,更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奇迹。而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广州诸桥,也凭借着自身的优美姿态和璀璨灯光,与两岸的夜色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珠江美景。

海珠桥

对于外地人和新广州人来说,对广州的印象可能是“小蛮腰”以及花城广场之类的标志性建筑,但是对于老广来说,最能象征广州的并不是千城一面的天河CBD,而是这一座经历了岁月洗礼的老桥。海珠桥,是广州城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也是许多老广州人最有感情的一座桥。

85年前,400多米宽的珠江上没有架设任何桥梁,广州市民过江,要从天字码头搭船,一分钱即可乘舟过江。江面辽阔,广州人称过江为“过海”,若遇到危险天气,一艘艘渔船,就成了连接两岸的桥梁。直到1933年,珠江上终于建造起第一座桥——海珠桥,它的建成方便了珠江南北两岸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两岸的交流,也加快了广州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当时的海珠桥,当有船只通过时,桥身还可以从中间分开拉高,通过后桥身又重新闭合。

历史上,海珠桥曾经过四次扩建或修复,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在2012年,2013年得以重新通车,该桥曾以“珠海丹心”被题名入选了1963年的羊城八景。如今的海珠桥,经历了岁月的打磨和一次次的“手术”之后,依然坚守在一线,继续为广州市民服务。无论日夜,它都在不断焕发着自己特有的光彩。

人民桥

人民桥,就是古时的惠民桥,意思为百姓服务的桥,在中国各地都建有人民桥。历经近半个世纪风雨的人民桥是珠江上仅次于海珠桥“第二老”的跨江大桥它建于1965年,于1967年建成通车,成为跨越珠江两岸、连接荔湾区与海珠区的一座桥梁。

人民桥作为连接广州南北岸重要通道,日夜交通繁忙,车流客流的频繁通行,早已让它“伤痕累累”。如今,这座承载无数广州人集体回忆的人民桥,正进行着新一轮的“美容”和“换妆”。为了和人民桥周边沙面地区、六二三路以及西堤一带的欧陆风情风格一脉相承,人民桥将在主桥中墩外侧设立4座观景平台和欧式桥头堡,围栏、灯柱等桥上部分也都会渗入欧陆元素,在西侧两岸桥头堡内还会设置两座垂直电梯,这将是广州跨江桥首次设置垂直电梯。届时,人民桥将成为珠江上又一“颜值爆表”的跨江桥梁。

广州大桥

广州大桥,是以广州城市名命名的大桥,它连接北边新兴的天河区,经二沙岛与南边的海珠区相连,于1985年建成通车,因是广州第三座横跨珠江的大桥,所以原先称为珠江第三桥。

虽然广州大桥下有匝道直通四季如春、鸟语花香的二沙岛以及代表文化先锋的美术馆和音乐厅,但浪漫之余,广州依旧是一个“淘金”的城市,大桥附近江景豪宅节节攀升的房价足以让每一个满脑子玫瑰色梦想以及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头脑清醒。

海印大桥

海印大桥建于1985年,于1988年建成通车,为双塔式斜拉桥。据史料记载,海印大桥不仅是广州第一座斜拉桥,也是中国第一座双塔式单索面斜拉桥,海印之名源于大桥北端羊城三石的海印石。

海印桥上那上万条斜拉的钢丝,瞬间让桥身充满了魅力。夜幕降临,海印桥就像两把巨大的竖琴,伴随着潺潺江水,奏响动听的乐章。海印桥的形状还象征着一艘双桅船在旭日东升时扬帆远征,这也代表着广州的形象。说起海印桥,很多市民马上会想起当时名震全国的太阳神广告,当时的广告人利用海印桥的桥塔和缆索构成企业的商标——上升的太阳,海印桥也因此成为珠江上的网红景观,并成为一代人的广告记忆。

江湾大桥

江湾大桥建于1994年,于1998年建成通车,是连接老城区越秀区和海珠区的又一座桥梁。在很多广州人眼中,江湾桥更像是内环高架的延长线,只是一条高架路,而不是江湾桥本身。虽然江湾桥更适合车辆通行,但作为行人还是可以在桥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这一带江面宽阔,两岸灯火明媚,为桥上看风景的人提供了绝美的画面。

江湾大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桥的北端,这里总是人气很旺,跳舞的、练拳的、散步的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就连露宿者也占有一席之地,流动的卡拉OK档是最特别的一景,可以算是最近地气最平民化的一座桥了。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319/501.html



上一篇:深入民心汽车养护专家百适通周年有感
下一篇:生逢其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