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运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了这段话,但与原文有少许差异。·j08·③④⑤⑥明代韩邦宪《广通镇坝考毋;“春秋时,吴王阎阊伐楚,用伍员计,开河以运粮,今尚名胥溪及旁有伍
<舆地纪胜》弓i《水经注》亦说,“中江在丹阳芜湖县,东南至会稽阳羡人海。”“今县东达黄池,又三湖,至银林上,所谓中江东至阳羡,即此也。,,《禹贡锥指》:“大江至石城分为江水,至余姚入海。又东北至芜湖为永阳江,由吴县入海,其流经东经毗陵,至江都人海。毗陵、江都最北,故谓之北江;石城、余姚最南,故谓之南江,芜湖、吴县居二江之中,故谓之中汪。盖中江贯震译,淞江即其下流。不得变析为南江矣。”晋代庾仲初(<扬都赋》(一作吴都赋)注中说:“今太湖东注为淞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并淞江为三江是也。”..明代林应训认为,“太湖入海,其道有三:东北即刘河,即古娄江故道;东南由大黄浦,即宴东江遗址’其中为吴淞江。”同时代的沈岱《吴江水考》、王风生的((浙江水利备考》亦主此况。郑玄《尚书注》:“江自彭蠡分为三:左合汉为北江,会彭蠡为南江,岷江居其中,则为中江。三江分为彭蠡为三孔,东入海。’’徐坚作《初学记>>引了这段话,但与原文有少许差异。·j08·③④⑤⑥明代韩邦宪《广通镇坝考毋;“春秋时,吴王阎阊伐楚,用伍员计,开河以运粮,今尚名胥溪及旁有伍牙LIl云。《左传>>:囊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楚伐吴,克鸠兹(今芜湖),至于衡山(位于今当涂县丹阳与博望之间)。哀公卜年(公元前585年)楚子西、子期伐吴,至桐讷(今安徽省郎溪县)盖由此道。镇西有固城邑遗址,则吴所筑,以拒楚者电。自是湖流相通,东南连两浙,西人大江,舟行无阻矣。而汉唐言地理家者,遂以为水源本通……盖皆指所开者为Ⅸ禹贡》三江故道耳,后不知何时渐湮。"这里所言之濡须口,并不是如今含山县东关镇附近哪个踞山(东为濡须山,西名七宝山)临水(巢潮水出口后穿插两山间而过,自此有濡须水之名)三国时吴筑坞,魏立栅(栅水这个异名由此而来)展开激烈争夺的地方,而是濡须水入江口之所在。由于濡须水流向不断演变,因此作为地理实体的濡须口,其地望并不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先后是有发展变化的,总的趋势是逐渐东移,‘汉代以前,濡须口在今无为泥议,到晋末,原来的入江口已经淤塞,濡须水主流改由神塘附近的栅口入江,故郦道元著(《水经注》臼:“江水自濡须口(引者按,指的是原来的濡须水入江口)又东左会栅口(引者按,当时濡经水入江处)。”宋代以后又有较大的变化,栅水下游虽未完全断流,但已不很畅通,这样濡须水不得不另找出路,于是又东移改从芜湖市四褐山对岸的裕溪口入江。之所以如此,同长江主泓摆动、沙洲涨坍、江岸变化关系很大。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作者准备另作专文阐释。韩邦宪《广通镇坝考》。见((话说安徽河流》一文,刊予《志苑》1989年第1期。王景治汴的情况,《后汉书势“王景传"和“明帝纪"讲得很清楚。“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行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尝修浚仪渠,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c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遗景与王吴修渠。渠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遇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向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明一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辛已,行幸荥阳,巡行河、渠。乙酉,诏日:自汴渠决败,六十余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汴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河中,漭漭广溢,莫测圻岸,荡荡极望,不知纲纪。今兖、豫之人多被水患,乃云县官不先人急,好兴他役。又或以为河流人汴,幽冀蒙利,故日左堤强则右堤伤,左右俱强则一F方伤,宜任水势所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之患,议者不同,南北异论。朕不知所从,久而不决,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脱壤坟。”⑦古泗州跨渠,城因河而分东、西两部,故称之西城。⑧泗州位于今江苏省盱眙县淮河对岸,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被洪泽湖水淹没,现在湖段淤积已在水上,出现了一些村庄。从隋开通济渠起,这里就成了运河入淮河处,曾繁华过数百载。⑨《泗水考)>,<<江苏研究》一卷一期(1934年5月1日版)。⑩(<新唐书·刘晏传》。⑧《史记·封禅书》。⑥《史记·河渠书》。⑧胡谓:《禹贡锥旨》卷十三。·109·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421/533.html



上一篇:南方丝绸之路灵关石门关考辨
下一篇:秦汉时代岭南地区城镇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