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季札观乐中的政治意味(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欣赏了《陈风》之后,季札评论道:“国无主,其能久乎。”[1]1032再次从反面强调了国君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二)强调贤臣的重要性 在欣赏了《

在欣赏了《陈风》之后,季札评论道:“国无主,其能久乎。”[1]1032再次从反面强调了国君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二)强调贤臣的重要性

在欣赏了《齐风》之后,季札赞扬了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了不世之功的姜子牙及其封国齐国。没有以姜子牙为代表的一批贤臣,周朝就不可能建立起华夏正统,国家也无法得到良好的治理。

在欣赏了《豳风》之后,季札提到了周公东征这一历史事件。西周初年,周公平定了武庚叛乱,并征服了东方诸方国,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2]243周公东征对于周王朝这个新生政权的延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周公这样的贤臣,周朝也不可能延绵数百年。

(三)维护周王朝的正统地位

在欣赏了《王风》之后,季札在对音乐进行赞美之后,提到了周平王东迁的这一历史事件。公元前771年,曾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太子宜臼被拥立为王,史称周平王。周平王在位期间将国都从镐京东迁至洛邑,开启了东周。[6]平王东迁虽然是周朝正式走向分裂割据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但对延续周王室的正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季札对此表示了肯定。

在欣赏了《秦风》之后,季札感叹的“其周之旧乎”[1]1031提到了周王朝的发祥地秦地。其赞颂《秦》的气势大到了极点,其实在另一方面也是在间接赞颂周王朝。

在欣赏了《小雅》之后,季札在赞叹音乐的悦耳的同时,又提到了周朝德政衰微这一严峻的事实。对于这样的一种事实,季札发出的“犹有先王之遗民焉”[1]1034的感叹其实就是在怀念周朝曾经盛极一时的局面。这一点,在观看了《大武》的乐舞之后,季札发出的“周之盛也,其若此乎”[1]1034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季札对当时周朝的现状感到遗憾,希望周朝能像当年一样重新兴盛起来。

三、季札评乐的政治目的

根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来看,吴国公子季札是代表吴国和吴国新主去鲁国聘问的。因此便不能把“季札观乐”单纯地理解为一次艺术活动,而还要将其看作是一次政治活动。

(一)政治理念的传输

季札来到鲁国之后,批评了鲁国叔孙穆子“好善而不能择人”“不慎举”[1]1031。原文中并没有提及叔孙穆子在听了季札的批评之后的反应和季札请求观乐的原因,而是直接进入到了季札请求观乐的流程。这个过程在整个事件的相关记载中显得比较突兀。

但之前已经分析过,季札在他的乐评中透露出了他的政治观点,不妨将这两个事件由此联系起来:即叔孙穆子在听了季札的批评之后应该是处于一种虚心求教的状态,而季札则顺水推舟,进一步地通过观乐时进行乐评的方式向叔孙穆子灌输自己的政治观点,使其在政治倾向上与自己走入同一条轨道,为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的达成做准备。于是,便可以认为季札的观乐和评乐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培养政治同党的行为,其可以被认为是古代版的“和平演变”。

(二)与鲁国交好的外交目的

在《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中“季札观乐”的记载之后,作者提到了季札此行出聘的目的是“通嗣君也”[1]1037,即为新上任的国君去他国通好,以取得他国对吴国新生政权的承认,并建立一定的外交关系。

最终再来看待“季札观乐”的这一事件,便会从中发现一些明显的政治意味。从历史上来看,相较于其他诸国,鲁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最为紧密,并且即使是在“礼崩乐坏”开始之后,周朝的礼乐制度还是在鲁国保存得最为完整。[6]作为周王室的宗亲,鲁国自然会亲近推崇周朝礼乐制度的国家。

因此,季札表现出的对周朝礼乐的熟稔,可能就有着表明自己以及自己代表的吴国保留了周朝正统,并以此来与鲁国人拉近距离,减少相互之间的猜忌的作用。此外,他在乐评中表现出他对周朝正统的推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赢得鲁国的好感。这对于他代表吴国和吴国新主来与鲁国进行政治交好的目的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四、结语

自周朝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开始,音乐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里就与政治产生了极为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儒家学说占据了社会主流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极为重视音乐的政治功能。

而在“季札观乐”这一关于音乐的事件及其相关记载的背后,同样也蕴藏着丰富的政治意味。并且,季札的一些关于音乐和政治的观点,也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儒家的礼乐思想的形成。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708/552.html



上一篇: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民族历史
下一篇:四川地理盆地变经济高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