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质量供给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高质量发(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突出安全监管重点。维护地理信息国家安全,是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建立地理信息安全技术防控体系,强化对属于国家秘密的地理信息的获

突出安全监管重点。维护地理信息国家安全,是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建立地理信息安全技术防控体系,强化对属于国家秘密的地理信息的获取、持有、提供、利用实行可追溯管理。强化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服务的全程监管。由以图形数据、图像数据为主的静态数据监管,向包括互联网地图、视频数据在内的动态数据监管延伸。

强化高质量“资源供给”,构建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保障体系

进入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随着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和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等业务建设的快速推进,要不断把握新理念、探索新途径、开发新成果,使地理信息资源的覆盖范围更广、丰富程度更高、更新周期更短、使用更加便捷,以满足地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广泛需求,打造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保障新格局。

(一)以新理念为指引,进一步丰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运用算术方法拓展。新时代要用新思路推进新型基础测绘发展,可以运用“加减乘除”的算术方法拓展内涵。“加”,就是要实现范围由陆地向海洋(水下)、地上向地下、中国向全球的覆盖,乃至逐步向虚拟空间和太空扩展;内容上多增加政府关注、社会需要、民生关切的要素和属性,提供定制各类产品。“减”,就是要不断缩短更新周期,努力实现即时更新,提高数据现势性。“乘”,就是要按照“能采尽采”的原则进行数据采集,“一测多用”;整合政府数据、社会数据、企业数据,实现数据叠加、效益倍增。“除”,就是破除“比例尺”概念,建设基于地理实体编码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库,将无比例尺建库和有比例尺出图有机结合起来。

推行联动更新模式。新《测绘法》确立了基础测绘的分级管理体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应实行“统一设计、共同投入、联动更新、逐级推送”的组织模式,通过国家、省、市、县的多级联动更新,少投入、高效率地建立起全国统一、多尺度融合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基于新型基础测绘“开放共享”特点,创新数据生产组织方式。通过政府纵向联动、购买服务,扩大数据源供应面 ;通过部门间的横向协同、数据共享,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共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大力推行“志愿者+网络化”的社会化众源数据更新。

(二)以新装备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测绘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现代测绘基准。测绘基准是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重要基础。加快清理和规范地方独立坐标系统,强力推广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进国家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重力基准融合,建立完善高精度现代测绘基准体系。

规范基准站设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重要空间基础设施。要加强基准站安全整治,强化规范管理,整合全国现有基准站资源;统筹国内、境外基准站建设,加快完成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北斗化升级改造;强化基准站运行维护,规范数据管理和应用,形成站点分布合理、数据管理严格、应用服务规范、安全保密可靠的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好“天地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要素全、覆盖广、时相多、精度高”的地理信息服务,是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一项长期性任务。进一步建立完善合理高效的投入、建设、运维、应用机制,丰富数据资源,推进平台产业化长效运行维护,保证平台提供不间断可靠服务。引进拥有信息资源、资本资源,具有运营服务能力的企业合作共建天地图公众版,提升功能、便于使用,不断扩大天地图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三)以新技术为依托,进一步建立权威大数据交换平台

建立智能化测绘技术体系。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都离不开时空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着力推动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加快科技兴测进程。加速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升级,提升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探索建立智能化测绘技术体系。

发展对地观测系统。统筹卫星、载人飞机、无人机等多种平台,发展高分辨率、多传感器、全天候综合航空遥感体系,打破地理信息数据源不足的瓶颈制约。鼓励发展高分辨率区域型国产遥感卫星。构建多尺度、多类型遥感测绘地面检校验证场和数据接收中心,提高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分发、服务的快捷化、便利化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708/558.html



上一篇:平顶山市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中心服务露天矿山治
下一篇:强化地标培育打造云霄新名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