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论文_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一、秦直道相关问题探讨 二、秦直道沿途岔路与鄂尔多斯高原其它道路 第三节 汉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一、汉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一、秦直道相关问题探讨

    二、秦直道沿途岔路与鄂尔多斯高原其它道路

第三节 汉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二、汉代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交通道路

    三、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四、汉代关中通往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的交通线

小结

第六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第一节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体系

    一、赵国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与军事布防

    二、秦国北进鄂尔多斯高原与军事布防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二、秦始皇晚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三、秦末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瓦解

第三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与分布

    一、西汉初期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

    二、西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发展与分布

    三、西汉昭帝至新莽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第四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重构与演变

    一、东汉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初步重建

    二、东汉明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完善

    三、东汉和帝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东汉中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五、东汉后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衰微

小结

第七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启示

第一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时空特征

    一、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活动规模由小趋大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二、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横向扩展的空间特征

第二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地缘条件因素

    二、军政形势因素

    三、民族地理因素

    四、自然地理因素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启示

    一、在当代国防建设方面

    二、在人地关系方面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文章摘要: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农牧交错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碰撞和交融的前沿地带。此区域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战略地位重要。各政权在此争夺激烈,军事活动频繁。特别是农耕民族进入此区域后,纷纷依托自然地理形势构建军事驻防体系。诸如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创置地方军事机构、在军事价值较高之地建筑军事驻防城、进行区域交通道路建设等。各政权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军事活动不但关系着各自兴衰,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发生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七场重大战争的军事地理考察,对重要地理节点有了明确判断。诸如,原阳骑邑,即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二十家村古城;赵国榆中,即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阳山,即今狼山;卫青所循榆溪旧塞,在今乌拉山西段以南、黄河以北区域;梓岭,即今狼山东段摩楞河口以东的分水岭;牧师城,为西汉增山县故城,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城梁村古城;大城塞,即今杭锦旗敖楞布拉格古城;满夷谷,实际是秦汉高阙的别称,即今狼山两狼山谷;定襄郡桐过县黄河津渡,北魏称作“君子津”,即今准格尔旗牛龙湾西侧黄河渡口;西河属国故城,即今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城圪梁古城;虎泽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的阿日善音淖尔;南匈奴句龙部叛乱始发地在雁门郡;谷城,为西汉谷罗县故城,即今伊金霍洛旗莫日古庆古城;天山,亦称祁连山,即今山西管涔山东北部支脉;桥门,即今安塞县鸦行山的垭口;走马水,即今大理河;奢延泽,即今靖边县海则滩乡北部洼地;落川,即今宁夏苦水河;令鲜水,当今宁夏红柳沟;灵武谷,非唐以降贺兰山灵武谷,在今同心县预旺镇山间谷地。军事驻防城是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战国秦汉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有众多驻防城。其中,战国时期有云中城、九原城、肤施城、阳周城等;秦代在沿用战国时期驻防城基础上,又沿黄河设置富平、渠搜、河阴等驻防城;西汉在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驻防城可分为三类,即边郡部都尉府治城、属国都尉府治城和其它都尉府治城;东汉则有使匈奴中郎将府、度辽将军府和右校尉府治城等驻防城。这些驻防城位于战略要地,扼守交通要冲,发挥着重要军事作用。构筑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是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活动。赵国阴山南麓长城是集墙体、障城、烽燧、塞墙、塞壕为一体,又有云中城、九原城等城镇作为后方基地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战国秦长城鄂尔多斯高原段分为两支:一支构筑于秦惠文王时期,由靖边县南部循白于山向东延伸至绥德县黄河附近终止,并未循无定河延伸至肤施县城附近。另一支构筑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及其后数年,由靖边县南循分水岭、河川台地向东北延伸至达拉特旗敖包梁终止,并未抵达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黄河附近。由敖包梁循东胜梁分为东西两支的长城遗迹应是赵国构筑。秦朝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修缮战国北长城、“城河上为塞”、构筑桌子山和阴山长城。“城河上为塞”即在榆中至北河的黄河东岸建筑县城,利用黄河天险进行防御。桌子山长城也是“河上塞”组成部分。秦朝在狼山、查石太山和大青山新筑长城作为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至汉代也被利用。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障城及其南侧的众多郡县城镇是该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支撑点。交通路线对于军事行动和驻防体系具有支撑作用。鄂尔多斯高原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区域的交通路线初步形成,而西部和中部偏西区域却未形成明显大道。秦朝开凿直道等,大力开发鄂尔多斯高原交通,奠定了此区域交通网络基本格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道路更加密集,形成四条东西向、三条南北向交通大道的交通网络骨架。在此骨架内,又有诸多以郡城或重要军政据点为节点、通向各方的道路。此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受各政权军事活动、自然地理环境、政区地理分布、民族地理分布和军事地理格局等因素综合影响。战国秦汉时期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既是一个因应军事对抗、政治形势、民族关系诸多因素而构建的中长时段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和军事地形不断变化的空间进程。赵国攻取“榆中”占据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进取“阴山”,并在其南麓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国亦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朝击退匈奴后,凭借黄河天险“城河上为塞”,依托阴山山脉筑长城,形成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又开凿直道,将沿途郡县、战国秦长城防线紧密衔接,形成具有层次和战略纵深的军事驻防体系。汉初,利用赵国北长城和战国秦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并在战略高地和河川谷道置城屯戍,控扼交通,形成以防御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汉武帝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外围有诸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屏障,内地有边郡部都尉府和属国都尉府驻于军事要地协助,攻守兼顾、以攻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实现此区域战略地位的转变。其后,除汉宣帝罢塞外列城外,该军事驻防体系并无太大变化。至新莽时期,该军事驻防体系受匈奴冲击和新室放弃双重影响而逐渐消亡。东汉时期,经光武重构、明帝完善,至和帝永元年间,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以使匈奴中郎将府和度辽将军府为领导核心,以右校尉府、上郡属国都尉府和西河郡属国都尉府为辅助,以南匈奴为“捍戍”的军事驻防体系。至东汉后期在诸多民族武力冲击下走向解体。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城、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交通网络和重大战争诸军事地理要素的微观剖析,对该时段此区域军事驻防体系建构与演变的宏观研究,可见战国秦汉时期此区域的军事活动规模具有由小趋大的阶段性,军事驻防体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演变性。此区域的军事活动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军事形势和民族地理分布等因素综合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1110/623.html



上一篇:地理论文_苏联历史地理学之路——梅杜舍夫斯卡
下一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环境变化之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