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哪里放牧,哪里种田?这一条斜贯中国的界限,(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统万城遗址(笔者实拍) 比如说在河西走廊地区就出现了畜牧区,而在之前传统畜牧区则出现了农耕区,最典型例子的就是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

统万城遗址(笔者实拍)

比如说在河西走廊地区就出现了畜牧区,而在之前传统畜牧区则出现了农耕区,最典型例子的就是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统万城。统万城原为游牧地,但是由于赫连勃勃汉化程度较深,在统万城附近以无定河为水源,开辟了大量的农田,渐渐地,曾经的游牧区开始向农耕区转化。

至隋唐时期这种胡汉杂居的模式进一步加强,因为唐代整体较为怀柔的政策,促使少数民族内迁汉地的人日益增多,少数民族的汉化速度也随之加速,农耕区面积也开始进一步扩大,在农牧交错区出现了农多畜少的情况。

农耕区的扩大同样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如一些不适宜开垦的地区,由于人口大量增多,导致此地的环境承载力超过农耕区可承受的范围,致使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沙化的情况,如今天我们熟悉的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地等,就是在魏晋至隋唐这段时期开始形成的。


治理下的毛乌素沙漠

文史君说

今天中国农牧业分界线的形成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到和人口的增加,那些曾经无人开垦的土地被开辟为农耕区。另一方面,由于北方畜牧区物资供给的不稳定,就出现少数民族南下抢夺汉人农区物资的现象,农耕区的汉人与畜牧区的少数民族之间就时常爆发冲突。

后来随着文化和经济交流的加深,胡汉之间开始慢慢走向融合,曾经农耕区与畜牧区的零和博弈,也开始找到了共通的解决办法,这时皆农皆牧的农牧交错带就出现了。

参考文献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史念海:《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第4期。

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迁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12期。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zonghexinwen/2020/1008/336.html



上一篇:曾任《辞海》副主编 甬籍历史地理大家邹逸麟逝
下一篇:收藏 | 地理学核心期刊汇总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