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成英雄,但听了清朝皇帝们开挂打虎的(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清 郎世宁《乾隆皇帝射猎图》 高士奇特别交代,圈内的猎物必须得是皇帝或者皇帝才能猎杀,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亲王大臣是不可以随意射杀的,除非

清 郎世宁《乾隆皇帝射猎图》

高士奇特别交代,圈内的猎物必须得是皇帝或者皇帝才能猎杀,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亲王大臣是不可以随意射杀的,除非有野兽突破了八旗兵的包围圈。

高士奇还说,一旦遇见了老虎,康熙就会带领20多名侍卫占领制高点,居高临下射杀老虎,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如果被射中的老虎没被射死,那么就会放出猎狗,猎狗会与老虎周旋,人们就趁老虎与猎狗周旋时再度放箭。如果老虎逃跑,猎狗还可以追踪到老虎的位置,侍卫们会持枪紧随其后,找到老虎后再击杀之。高士奇交代,用这种方法猎杀老虎“无不殪者”。他还感慨道:“昔人谓虎豹在山,其势莫敌,今乃搏之甚易。”昔日山中称大王的老虎,在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八旗兵面前,也只能乖乖素手就擒。

南宋 陈居中 《鞑靼狩猎图卷》

再结合我们前面在《清史稿》中的看到的记录,康熙爷打虎基本上都是“射杀”,也就是远程攻击,一般不会和老虎进行近身肉搏。而乾隆也回忆自己的爷爷是“圣祖神勇天赐,力能挽强,并用12把长箭,臣下罕有用者。曾见圣祖箭无虚发,围中射鹿,率多贯胁洞胸。即猛如虎,健如熊,捷如兔,亦往往一发殪之”。

射虎的远程武器除了弓箭,到了乾隆时期,乾隆还特别喜欢用鸟枪射杀老虎。当然,这并不代表清朝皇帝在打猎时不会与老虎近身肉搏,康熙爷曾经设立过一支特殊的御林军,名叫虎枪营,即“二十三年,以黑龙江所进精骑射、善杀虎者编虎枪营”。

虎枪营所使用的武器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御林军,虎枪是一种修长并且两面开血槽的武器,用这种武器去和老虎搏斗,既可以有效地刺杀老虎,还可以和老虎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也就是说,清朝皇帝的打虎方法,实质上便是乘人数众多与装备精良之便,与其说是打虎,倒不如说是扫荡来的更为合适。

手持武器即为虎枪

三、为什么要打虎?

清朝皇帝酷爱打虎,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清朝前期的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一生也多次射虎,《清实录》曾经记载皇太极“辛丑,上还宫。是行也,上亲殪五虎,从臣皆惊讶、服神勇”。

到了嘉庆时,皇帝还坚持打虎,《清实录》中有这么一条关于嘉庆帝的记载:“今年着暂行停止进哨……其察哈尔官兵、蒙古上围兵丁、及鸟枪虎枪善猎人等,亦着不必前来”。这条记载中的察哈尔官兵、蒙古兵和虎枪猎人等,必然是参与狩猎射虎的官兵。因为该年已经过了狩猎的最好时间,所以嘉庆帝宣谕他们不必再前来,这说明至少到嘉庆帝时期,清朝皇帝依然坚持打虎。后来因为时代渐变,清朝皇帝对狩猎射虎之事也兴趣阑珊。

清朝皇帝热爱打虎,是和他们所属的民族习性有关。满洲人未入关之前,居于草原山林之间,是一游牧民族,他们在生产与生活的过程中,时常会受到诸如老虎等野兽的侵扰。因此,打虎等狩猎之事对他们来说,既是刻在骨子里的民族基因,是一种民族习性,也是一种迫于生存压力的无奈选择。

其次,天子狩猎本是由来已久的惯例。《左传·隐公五年》记载:“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意思就是说,诸侯趁农闲时积极狩猎行武,锻炼军旅,防止战斗力下降,之后的朝代所行狩猎基本上都是为了此目的。秦汉时期,帝王还会专门修建供打猎的宫苑,汉武帝扩建的上林苑本是秦国时修建的。当然,不排除一些皇帝本人喜欢打猎,例如明武宗就喜欢狩猎这等刺激的事。一些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狩猎更是家常便饭。

古时狩猎

清朝的狩猎更是成定制,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定田猎每年三举,八旗各简前锋军校以从”。再根据我们前面看到的嘉庆帝对军队的宣谕,可以得知外出狩猎基本上是皇帝每年都要进行的项目,著名的围场包括北京城南的南苑围场、木兰围场、盛京围场、吉林围场和黑龙江围场。

除了民族习性与天子狩猎的习惯之外,虎患的威胁也是清朝皇帝打虎的重要因素之一。虎患即老虎泛滥成灾,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虎患。《华阳国志·巴志》载:“秦昭王时,白虎为害,自秦、巴、汉患之 。秦王乃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 金帛称之。”四川的虎患到了清初也丝毫没有好转,彭遵泗《蜀碧》卷四:“白昼(虎)入城市,遗民十家日报为虎所害,有往数日而县之人俱食尽者。”

清初四川的老虎甚至嚣张到白天也敢闯入居民区,残害生灵。四川如此,其他地区也没好到哪去。只要山高林密的地方,就会有老虎活动,清朝时期的广西、贵州、江西、东北等地的虎患都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皇帝猎虎,体现出了皇帝对于生民的爱护,也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虎患的危险。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zonghexinwen/2022/0130/668.html



上一篇:明代西安下马陵方位变迁考——兼论董仲舒墓所
下一篇:辛德勇:追忆我的大朋友——悼张修桂先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