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视阈下我国国家级“非遗”的整体分布(4)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例外都诞生于大河流域。水是生命之源,河流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水资源。“因为人类活动与河

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例外都诞生于大河流域。水是生命之源,河流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水资源。“因为人类活动与河流水源密切相关,所以非物质遗产的分布一定程度上也应取决于河流的分布。”[16]“对于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形、地貌、水文与气候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18]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非遗”,因为我们国家的地形、地貌、气候、河流不一,造就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不同的“非遗”也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为文化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及分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8]自然地理环境是一切文化产生的基础,不同的自然地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二)人文地理环境

我国之所以“非遗”众多,不仅与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关,还与我们国家民族众多有关。而民族性也是“非遗”的几大基本特点之一,民族地区的“非遗”都被深深打上了各民族的烙印。“非遗”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它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这样的文化遗产往往隐藏在各民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其形成和分布深受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23]

“非遗”是人类文化的产物,与人文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积淀,是历史的见证。历史因素以人口迁移和文化扩散的形式,影响着‘非遗’的产生、发展乃至消亡的全过程。”[19]而人类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是需要不断迁徙和被迁徙的。文化是由人创造产生的,人的迁徙也必然会影响文化的变迁。“非遗”在我国的分布,体现了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也体现了人类活动空间的差异性。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人口密集程度高。自然“非遗”也就分布得多了。“人文地理环境为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并对其空间分布有着直接的影响。”[18]因为人是文化的直接创作者和参与者,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人类是有思想的动物,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各种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出不同的观念、信仰、习俗、行为方式,表现为不同文化的地域差异,这是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内容。”[5]6“地域文化景观亦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的基本地域差异机制。”[17]

我们通常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是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它反映了不同区域风俗背景下所形成的人才地理分布,有着悠久的民俗传承。”[5]380民俗作为我国“非遗”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定区域人民的思想、感情、意识和价值观的体现。“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24]109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因为其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同时也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才能够展现出来。所以,人为因素是影响“非遗”产生、发展、布局的重要因素。

(三)时间因素

我们国家对“非遗”的传承时限要求必须为百年以上。因为当时正处于清末民初之际,中国的曲艺、戏剧、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正值一个发展高峰期,传统的技艺与文化还相对保留完整,具有原真性,如京剧正是兴盛于这一时期。因为只有经历了时间的“磨炼”,文化才能够积淀,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才会被传承、保留下来。百年之内,文化或非遗的创造者尚可能还在人世,也不能称其为“遗产”。一个“非遗”项目经历的时间越长,就证明其“生命力”越强,其文化价值也就越大。

四、小结

综上所述,影响非遗分布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和河流等。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人口、民俗等因素。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还受人类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非遗”形成的土壤,人文地理环境是“非遗”形成布局的添加剂。所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非遗”展现的就是人们日常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是世代传承的,且这个传承过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止的、不变的。每一种“非遗”的分布都会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而“非遗”的分布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环境的改变不是人为地、被动地去改造,是要遵循环境自身演变发展的规律。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0/1112/384.html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空间”素养的提升
下一篇:章嵚与《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