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古人过冬主要靠熬,烧炭烧煤烧柴都是妄想(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如此做法,相当于大幅提升了煤炭的开采成本,抬高了煤炭的市场价格。 烧不起柴 普通民众烧不起炭,也烧不起煤,在寒冷的冬天,能够用来取暖的,就

如此做法,相当于大幅提升了煤炭的开采成本,抬高了煤炭的市场价格。

烧不起柴

普通民众烧不起炭,也烧不起煤,在寒冷的冬天,能够用来取暖的,就只剩下木柴、秸秆和杂草这些“薪柴”了。

遗憾的是,薪柴虽然是很低端的取暖燃料,但缺少柴薪却是古人的生活常态比如,唐武宗时期,日本僧人圆仁来华,他见到山东一带普通百姓,因为燃料匮乏,“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来了极贵重的客人,“便与空饼、冷菜”,作为招待的佳肴。日常生活中连“煮羹”的燃料都缺,自然也谈不上在冬天烧柴取暖。

这也是的缘故所在。唐代诗人孟郊在《苦寒吟》中哀叹“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北宋诗人赵扩买不起柴,只好“毁车充薪”,把家里的车拆散生火取暖;南宋诗人韩淲,“家贫无人去拾柴”,只好在寒冬里咬紧牙关发抖;元曲《朝天子·客况》里,穷人家柴薪不够,只能听凭冷雨寒风催折。

图:卖柴曾是旧时的一个重要行当

事实上,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北方的许多农村,仍然没有足够的薪柴用来取暖。1981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森林资源丰富的黑龙江“全省三分之二的农户缺少生活能源”,该省的海伦县是一个典型:

“六十年代后期到现在,农村烧柴短缺。……全县农村生活能源越来越少,缺柴户越来越多。这些缺柴户是夏、秋一餐热,两餐凉;冬季水缸一层冰,屋里墙上挂白霜。由于烧柴不够,只好搂树叶、刨树根、剥树皮……”

十万秤”。

再如,明神宗也明白官督商办会抬高煤炭价格这一弊端,他曾亲自批示,不许搞官营采煤业:“煤乃民间日用之需,若官督开取,必致价值倍增,京城家家户户何以安生?”雍正、乾隆年间,朝廷的禁矿政策也一度松动过,雍正曾批示“煤便于薪,乃日用所需,无需封禁”;乾隆也下过旨意,“悉听民间自行开采”。

可惜的是,这些指示往往停留在宣传层面。明神宗也好,雍正乾隆也罢,包括下面的相应机构,并无动力将之严格贯彻;而且,这些临时性的指示,还常被与之相左的长期性禁煤政策架空;向煤窑商人课以重税,导致许多商人家破人亡,才是雍正乾隆时代常见的故事。

于是乎,烧不起炭,烧不起煤,也烧不起柴,就成了中国古代普通民众冬日里的一种常态。

参考资料

①张家骥:《中国建筑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3—523页。

②赵九洲:《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南开大学2012年。

③程遂营:《北宋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兼谈中国古代都城的木材和燃料供应》,《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④吴晓煜:《古代的煤饼与煤球》,《煤炭企业管理》2002年第12期。

⑤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

⑥龚胜生:《唐长安城薪资供销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

⑦孙冬虎:《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卷。

⑧胡忠贵编著:《山西煤炭工业简史》,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1页。

⑨祁守华,钟晓钟编:《中国地方志煤炭史料选辑》,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80页。

1981。

现在,它们都将一一出现在这个栏目里。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zonghexinwen/2020/1008/341.html



上一篇:你从哪里来?我国古代人口变化对社会发展形成
下一篇:录取率南北有别?看古代政府如何实现高考公平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