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视阈下我国国家级非遗的整体分布(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要研究我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分布,就必须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为参考数据。截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共批准了四批次的国家级非

要研究我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分布,就必须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为参考数据。截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共批准了四批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为2006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2008年6月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2011年6月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2014年12月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四次“非遗”项目分别为518项、510项、191项、153项。下面是统计的各省市四批次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只包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的项目):贵州省68项、广西壮族自治区32项、云南省98项、江苏省72项、浙江省128项、山东省86项、河南省64项、山西省92项、河北省70项、湖北省62项、吉林省28项、甘肃省40项、重庆市26项、辽宁省33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5项、西藏自治区43项、青海省51项、四川省80项、内蒙古自治区54项、福建省70项、安徽省49项、江西省37项、湖南省67项、广东省71项、海南省20项、陕西省46项、宁夏回族自治区9项、上海市34项、北京市61项、黑龙江省16项、天津市13项、香港特别行政区3项、澳门特别行政区3项。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浙江、江苏、贵州等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省份非遗项目占四批次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比例约为70%,而秦岭以北的省市比例约为53%;中西部包括四川、云南等省份非遗项目占四批次国家级非遗项目比例约为66%,东部沿海省市比例约为47%。①因为非遗项目的申报,存在着一种这样的现象:同一个非遗项目,多个地区同时申报。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美术中的剪纸一个项目,就有多个省份、地区申报,包括河北省蔚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山西省晋中市,辽宁省锦州市,江苏省扬州市,浙江省乐清市,广东省佛山市、汕头市、潮州市,云南省潞西市,陕西省安塞县等,这一种现象在四批非遗项目中存在很多。故数据之和不是100%,而是大于100%。通过比例可以得出以下两个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分布的特征:即南方省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多于北方省市;中西部省市“非遗”项目多于东部省市。

(一)南多北少

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黄河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远古时期的北方文明。使得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的经济中心、政治重心曾经很长时间内一直保持在北方。但是这一局面,从三国时期以后逐渐被改变。因为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后中原人们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开始大量举家南迁。人口的南迁,同时带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北方,居住着众多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由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游牧的生活方式和善骑射的习性。北方游牧多南下对农耕文明进行经济掠夺和战争。同时,由于北方政权的不断更迭,新旧王朝的交替,对文化、文明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逐渐有南移的一个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南移也带动了南方文化的发展、繁荣。同时,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到南方躲避战乱,把北方的手工工艺和文化也带到了南方。近代以来江浙地方文化高度发达,为现在“非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并且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山地,封闭的环境不利于文化的交流,造就了一些传统的工艺保留到现在。故造成了现在我国南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于北方。

(二)西多东少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历史时期,各民族不断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聚集特色。另外,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多山地、多河流、多高原的原因,造成了“支离破碎”的地理形态。正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少数民族躲避战乱、加强了对其自身和创造的文化的保护,造就了众多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这一地区以及各色文化的出现,例如云南和四川。同时,各少数民族也因为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我国西部多高原和山地地形,历史上众多的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被迫迁徙或者躲避自然灾害,而不断迁徙到这些地区,后逐渐在此定居。由于越来越多的民族来到这些地区,促使他们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故造就了西部或者说“内陆”省份“非遗”众多的现象。

三、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布局的因素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223/445.html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空间素养的提升
下一篇:章与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