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运用和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纪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于其具有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的特点,更有可以反复观看、便于网络传播等优点,颇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纪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于其具有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的特点,更有可以反复观看、便于网络传播等优点,颇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笔者接触微课的六年多来,也制作了不少微课。现结合自己的制作和应用经验,谈一管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大部分。与传统的“三维目标”相比,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但核心素养更能反映历史学科的本质特点。笔者认为,微课的制作和应用,应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落实课程标准为原则,以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

一、渗透唯物史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历史课的课时较少,课堂时间又很紧张,难以对教材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知识点展开详细、全面、客观的评价。如秦始皇、项羽、曹操、李世民、岳飞、戚继光、李自成等历史人物,推恩令、科举制、全球化等重要知识点,往往让学生难以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是授课的重点、难点,如果仅靠教师说教不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微课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曾制作了一些有关民族英雄的微课。在微课中,笔者将岳飞和郑成功做了对比,清晰地让学生明白民族英雄“是指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又如科举制,这是很复杂的制度,又是教学重点,笔者通过制作微课,在5分钟的时间里,用生动的剪辑视频,让学生明白了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及其弊端,力图引导学生辩证看问题。类似的知识点还有全球化的利与弊等,提示学生要多角度去反思、评价,辩证看问题。

二、培养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一般是指将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教师也应“力图从整体上掌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指引学生“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时序性的历史讲解,好处显而易见,可以使学生迅速理清历史的脉络,但是,纵向联系往往不够明显,影响学生对整体历史的理解。如对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教科书和教师往往从国内意义讲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了说清新中国成立前后世界格局的变迁,笔者制作微课,从北约成立和新中国成立这同一年先后发生的两件大事,去解释它们分别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这就帮助学生构建了自己的历史知识纵横网络,同时使他们深化了对复杂历史事件的理解。

微课,不仅仅是讲解知识点,还包括对试题的讲解。制作一些讲解试题的微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内容,学会阅读与表达,进而落实课标的要求。因为好的试题都是对课标的落实。如针对2017年河北中考第30题有关铁路发展的历史试题,笔者精心制作了一个微课,详细说明了此题的解法。解答这道题,需要在详细阅读图表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的整理,廓清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历史事件的纵、横截面进行研读,进而归纳出铁路从欧洲走向世界、各洲间发展不均衡、发展迅速等特点。

三、注重史料实证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史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历史的理解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及历史价值观的基础。

平时,笔者常常有意识地跟踪史学界的最新成果。近几年,司母戊鼎改名、曹操墓和杨广墓的发现以及大运河申遗等与史学有关的事情,笔者都会制作相应微课,供学生课外学习,以弥补教科书相对落后的不足,做到与时俱进。这种微课效果很好,学生很爱看。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205/432.html



上一篇:文化旅游开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
下一篇:群文阅读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