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视阈下我国国家级非遗的整体分布(7)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布局的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并传播的,该地域独特的

三、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布局的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并传播的,该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等从各个方面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在宏观上,中国非遗呈带状、组团状分布,其分布不均衡。”[15]这样的分布具有中国特色,这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因为中国地形不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域。所以,导致了我国“非遗”的分布呈现这样的特点。同时,因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的非遗分布在我们广大的国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不是物质形态的、具体的,但是其总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形态展现出来。“遗产背后所表述的历史因而也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就像以电影、电视、绘画、口述、文字反映同一个历史故事,所反映出来的情形的复杂性那样。”[1]62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在这里出现?这里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特定的历史文化因素造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保存与发展主要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文脉条件决定”。[16]所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影响因素,应该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方面入手。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景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17]

(一)自然地理环境

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文化形态又造就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不仅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布局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为各种各样的“非遗”的分布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

自然环境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物质基础,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也必须有其生长的土壤。“自然地理环境为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存在条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土壤。”[18]“自然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土壤。很多民族根据自己特有的自然环境产生出独特的文化。”[1]160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源等等诸多因素。中国地域辽阔,山川河流遍布。不仅有高原、山地地形,还有地势平坦平原地形。“可以说,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极富特色的文化遗产。”[19]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活习俗。“俗话说‘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地域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化景观也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的重要机制和因素。”[20]关于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态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它的产生,既可能是不同地域人群在各异的地理环境下自然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又可能是远古时代部落分裂引起的语言分化之结果。”[5]371

地形、地貌是自然地理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其他都是以地形为基础而展开的。“结合文化景观遗产概念及发展历程,可见文化景观遗产分布受地形、地貌与气候的影响显著,良好宜居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地貌类型是其产生发展的基础。”[21]因为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人类的聚集和族群的扩大,人的出现才会有文化的形成。但是,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不同的,不同的行为习惯就会造就不同的文化,这样形成的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特色。

地势平坦的地区,交通便利,不仅利于经济的往来,同时也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我国的华北平原和长三角平原地区,不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其文化也繁荣。但是,我国以山地和高原地形居多,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居住在地势平坦的地方。例如,我国西南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但这一地区却是我国非遗众多的区域。在中国,可以说“非遗”离不开少数民族,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西南地区的山区。“地域性既体现又进一步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22]58“地区景观与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根源于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与地形的多样性,而距离和辽阔地域则是其形成发育的前提。”[10]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部分,气候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我国古代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靠天吃饭”,不同的气候造就了人们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生活习俗影响着不同文化的形成。可以说,文化是气候直接感应的产物。“中国特定的气候对‘非遗’的影响突出表现在节气文化方面。”[21]例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四季生产调。还有我们国家的“二十四节气”。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223/445.html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空间素养的提升
下一篇:章与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