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含蜀程纪略的历史地理价值探析(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张素含《蜀程纪略》的历史地理价值 (一)有关交通地理的考察与认识 1.交通路线 纪游文学一般采用日记形式记录沿途的见闻,张素含在《蜀程纪略》

二、张素含《蜀程纪略》的历史地理价值

(一)有关交通地理的考察与认识

1.交通路线

纪游文学一般采用日记形式记录沿途的见闻,张素含在《蜀程纪略》中却并未直接载明具体日期,而是以里程作为行程的记录。据考察,张素含入川路线如下:峄城—柳泉—徐州—砀山—商丘—宁陵—睢县—开封—郑州—巩县—洛阳—新安—渑池—灵宝—潼关—渭南—临潼—西安—咸阳—马嵬—武功—岐山—宝鸡—凤县—留坝—褒城—勉县—宁强—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新都—成都—简阳—资阳—内江—隆昌。其中,西安至成都这段路程,张素含翻越了秦蜀古道的陈仓、连云栈道、褒斜、金牛,并记录其亲历蜀道的心境。如经过褒斜道:“二十里,二十里铺,褒斜谷口,武侯由斜谷取郿即此。十五里,青桥铺。自青桥铺至此,俗谓二十四道马鞍桥。冈峦起伏,经二十四上下,皆内依绝壁,外临黑龙江(褒水的别称)。肩舆翻掀,惴惴有春冰之恐。”[1]92经过栈道:“二十里,阎王碥,一名麻坪寺,系云栈中第一险阻。路盘山腰,上逼危崖,下临黑龙江,人马踏石棱上,石缺处架木补之”[1]94,“过鸡头关,即出北栈。烟开云敛,一望平原,觉神界忽敞,别有天地。忆自宝鸡入栈以来,不下六百里,高者入青天,下者入无地”[1]100,“出沔县西门二里许,又入南栈。道旁有坊,题曰‘重入云栈’”[1]106。过金牛道:“出大木戌西行里许,入石牛道,路随涧转……人行涧侧,坎腻油滑,螺盘垒转,十分曲折。”[1]134可见,张素含对蜀道的描写多为山随路转、路似羊肠、内逼危崖、外临大涧,这既表明了道路的险峻,也表明了作者对于蜀道交通的心悸。

2.交通工具

正如前文所述,蜀道崎岖险远,加之张素含一行人员和行李较多,马车当为首选,并且峄城至长安这一段路程较川陕道路相对平坦宽阔,适合车马通行,从陕西入蜀的道路狭窄崎岖,并不适合车马行走。对此,《蜀程纪略》记载:“出长安西行,路不容车,由此,舍车易肩舆。”[1]45张素含自陕入川始,肩舆一词多次在文中出现,如“肩舆入褒斜,人行白云上。乱山插翠微,势欲与天抗。岩径仅如丝,石顽不肯让……”[1]90,再如“危绝阎王碥,肩舆几倒翻。千盘走蚁磨,一线转云根”[1]95,又如“冈峦起伏,经二十四上下,皆内依绝壁,外临黑龙江(褒水的别称)。肩舆翻掀,惴惴有春冰之恐”[1]92。这里的肩舆应该是其后发展为四川地区特色交通工具的滑竿,肩舆比传统的车轿底盘高,能很好地适应四川崎岖的地形,且其制作简便,大路小径皆可通行,因此在四川山区使用较多。此外,为了适应四川交通路线的需要,张素含也不得不临时更换交通工具,如行至朝天镇时,“由此买棹嘉陵,顺流而西,绿水三蒿。青山满眼,较之云栈蹉跌,劳逸不啻霄壤”[1]120。再如“出广元,水程迂远,兼有紫石挂溪,恶滩险阻难行,复舍舟易肩舆。数里外,又入大涧”[1]127。在山路颠簸之余,张素含对于嘉陵水道亦有别致的体验。从《蜀程纪略》的记载可见,张素含自陕至川一路行来不断变换交通工具,由马车换乘肩舆,由肩舆换乘舟棹,再由舟棹换乘肩舆,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其入蜀的艰辛。

(二)有关历史自然地理的考述

1.对隆昌气候的考察

在我国历史上,明清时期气候较为寒冷,学界称之为“明清小冰期”“明清宇宙期”等。即便如此,一些地区的小气候依然逆大势存在。且看张素含对四川隆昌气候的记载:“(隆昌)冬无严寒,夏实酷暑,聚蚊成雷,夜不能寝,兼之地近漏天,多雨少晴,尤令人郁郁不乐。按:大漏天在雅州,小漏天在叙州。所谓漏天者,即山壁之大石穴也。云兴即雨。每夏秋间一月仅晴得三五日耳。地多水田,其谷宜稻。无霜、雪、冰、雹,树叶四时不凋。且节气尤早,豌豆、芥子皆十一月开花,麦子正月秀穗。虽仲冬之月,山花满涧,宛似三春光景。”[1]175可见,清代中后期四川隆昌多雨少晴,气候湿热,以至于树叶四时不凋,即使寒冷的天气,仍旧花草繁茂,这明显与“明清小冰期”的气候大势相背离。事实上,检阅明清诸多地方志和相关文献可知,这一时期四川很多地区都有关于大雪的记载。如《灌县志》载:“(乾隆五十一年)冬十月十二日两日并见五十二日大雪。”[5]419从热带作物种植线的南移和标志性植物荔枝的灭绝不难看出,明清时期的寒冷气候确实对四川地区影响深远,但据张素含的记载,隆昌似乎是个例外,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315/490.html



上一篇:借器之势出道之新数字人文浪潮下的古典文学研
下一篇:欧美警察职业化发展历史与现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