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含蜀程纪略的历史地理价值探析(4)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对盐井和油井的叙述 清代四川井盐生产与前代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盐铁官营的桎梏有所松动,清初井盐业任人自由开凿,故井盐成为四川民间的自

4.对盐井和油井的叙述

清代四川井盐生产与前代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盐铁官营的桎梏有所松动,清初井盐业任人自由开凿,故井盐成为四川民间的自有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蜀程纪略》记载了四川石桥井(今四川简阳西北石桥镇)的采盐工艺:“百二十里,石桥井,其地有盐井。井孔仅能容拳,深二三十丈,及四五十丈不等。以竹去节,入井中,牵挽顷时,始得水一桶,以火熬之即成盐。穿井时,先从宽处取势,数尺后,露出巨石,然后用铁锥一柄,上搭木架,用绳提冲,所有石渣,以铁爪抓之,再冲再抓,计得一井,亦不知费几万缗矣。”[1]171这种借用重力惯性提冲的方法较为原始,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资费沉重。因此,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一般盐井会顺势选在离“火井”较近的位置。因为四川地区处于板块断裂带上,山体内部不稳定,地表会形成裂缝,而地表下层的矿产资源往往会裸露出来。《蜀程纪略》记载:“邑有火井在城南九十里,其地名‘自流井’。孔方圆五六寸,深四五丈。井气如雾,沸沸上腾,以火引之,火焰顿起。相连有盐井。若熬盐、以泥作锅,腔旁留数小孔,以竹去节,吞孔中,使火从竹筒中引去,四周遍支盐灶,火根离竹寸许,甚细,至外渐大,光芒倍如常火。如不用,以水泼之即灭。最可异者,火从竹出,竹筒冷而不焦,若用泡皮装之,以针刺孔,作作有芒,数千里外皆可装去。相连又有油井,只可燃灯,不可烹调。可见天地之大,无物不有。”[1]175这里的“井气”是地下某种可燃气体,应为天然气。清代丁宝桢《四川盐法志》中也有“火井”的相关记载:“(富顺县)火井一在县西九十里,井深四五丈,圆径五六寸,有气上腾,以竹去节入井,投火引之即发。”[11]130-131此处的“油井”只可燃灯不可食用,说明了该地曾出产石油。

表1《蜀程纪略》所涉巴蜀地区动植物、矿产一览表类型品种兽类虎、鹿、猴、獐、麅、水獭、羚羊、猿猱、大熊猫、松鼠、吐绶鸟虫类亮虾、红毛蜈蚣鸟类杜鹃、桐花凤、相思鸟、竹鸡、点灯鸟、九头鸟、洋雀、翡翠鸟、白头翁、文雉、画眉植物树木类:荔枝、橘柚、橄榄、桤树、枇杷、棕榈、马尾松花卉类:僧鞋菊、铁树、映山红、茶花、丹桂、杜鹃、兰蕙药材类:蛤蟆叶矿产盐井、火井(天然气)、油井(石油)

(三)对巴蜀文化地理的认知

獠人作为清代巴蜀地区的特殊群体,张素含《蜀程纪略》多有记载:“百四十里,资州,系周大夫苌弘故里。州界荒夷,汉苗杂处。地有獠人,巢居岩谷,因险凭高,号曰阁阑。男则蓬头跣足,女则椎髻穿耳,以生处山水为姓名。又有濮夷,尻际有尾,长二寸许,若损其尾,则立毙。常于树上作屋,若偶地上居,则预穴以安其尾。夫死,妇不归家,亲死不葬,用柳棺置之山坎,听其骨化魂消而已。”[1]174此处所载“濮夷”应该是獠人的一种,都是指生活在山林之中的异族。獠人生活在树上的原因,有关学者曾做过论证,如鲜于煌认为“三峡地区的少数民族‘獠人’还在树上‘巢居’以避群害”[12]191。獠人部落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生活习性和民族信仰,汉獠之间也常发生冲突。如《四川通志》载:“刘信,南溪人,历官广西,恭政有廉名,獠人叛,信讨之,亲冒矢石遂死于阵。”[8]519又如:“牟葢,长宁人。嘉祐初,獠人谋内宼,葢引兵趋之,捕斩七千余级。铃辖司上闻诏,赐钱钞三十万,并锦袍银带,寻为本州刺史。”[8]369

西南地区自古就有“信巫鬼,重淫祀”的传统,这也是中国南方民族的群体特征。蓝勇教授《西南历史文化地理》一书就对西南地区民间信仰有所考述,认为“西南地区各民族信鬼神和重淫祀的传统与荆楚民族的影响和相同的自然环境有关,因楚地自古便有信鬼好巫之称”[13]181。张素含在隆昌的见闻也说明了这一点:“(隆昌)其邑南界黔省,西接番夷,汉苗杂处,巫觋成风。男覆白巾,女赤下体,顽梗尤为难化。”[1]175此外,蓝勇教授通过对西南地区风俗的考释认为明清时期西南民间城隍庙、土地神之类的神祀十分盛行[13]187。张素含对巴蜀地区土地信仰的记述较为翔实,他不但记述了某种风俗仪式,而且体现了地理差异,如“巴俗最敬土地,隆昌尤甚。凡塑土地皆戴纱帽,不知是何取意。且祠前旗杆有竖千余根者,问之土人云:‘巴蜀土地最灵,凡有祈祷者,须杀雄鸡一只,用鸡血粘鸡毛一撮,糊入壁上,还愿时,竖旗杆一小对。’适有新建土地小祠,祠颇修洁,像亦成趣,祠外旗杆如猥毛,祠前鸡血满墙,祠内欣喜欲狂”[1]176。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315/490.html



上一篇:借器之势出道之新数字人文浪潮下的古典文学研
下一篇:欧美警察职业化发展历史与现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