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成为历史夜空中的星斗评诗人简单的诗集(3)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诗人不仅写到了父亲,也就是承认乡土上生活的父亲是自己的“根”,同时还通过“上坟”,把“根”又向纵深进行挖掘:我看到父亲的泪了/他拉着我跪

诗人不仅写到了父亲,也就是承认乡土上生活的父亲是自己的“根”,同时还通过“上坟”,把“根”又向纵深进行挖掘:我看到父亲的泪了/他拉着我跪下,在一座坟前烧纸//这是你爷爷,这是你奶奶/这是你老太爷……这样的寻根,是执着的,“香一直烧着”,“香”的隐含意义十分明确。死亡在这里与恐怖和恐惧无关,有时甚至还很温馨:“田野还有已故的亲人/他们躺下,像夜里放下蚊帐/不说话。”这是一种熟悉的而又充满了解的沉默,就像知己相对无语而坐,也是默契的交流。乡土的世界简陋而纯朴,但烟火气十足。即使一个萤火虫的光亮,也具有治疗的功能。“那些在城市里失明的人呀/赶快在心里为我腾个空//腾出一个夏夜/让我再用青草上的露水//擦亮你的眼睛。”可以想见,在这样的诗歌寻根写作中,诗人的眼睛定然是越来越明亮了。

诗歌的名字“暮雪”,虽然看起来是个唯美的词汇,但其内涵却传达出寒冷寂静苍茫的感觉。这里不仅有古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寂静和苍茫,也有“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荒凉。在这个碎片化、即时化的时代,诗人明知少有人肯投入时间和心力去关注历史,现实让人无暇或无意他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意义何在?意义就在这样的过程之中。犹如西西弗斯推石上山,过程即意义。按照存在主义的观点,人本来就是历史的中间物。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能从过程中去生发和获得。因此,不管诗人简单的《暮雪》是否实现了再现或者还原全景式乡村的写作意图,单凭这样的写作初心,就值得尊重和探讨。

[1]汤养宗.一个人大摆筵席[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343.

[2]H.帕克.美学原理 [M]. 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4.

[3]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构筑良好的人性基础[J].文艺争鸣,2006(3):1-3.

[4]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265.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320/504.html



上一篇:雷克萨斯行车记录仪历史视频无法在手机上显示
下一篇:历史人情食火评尚启元芙蓉街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