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村藏在时间深处(3)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字和记忆构成画面,给人提供想象,它们融为一体,产生活的历史。 旧县志记载:虞山,近人又附会之曰山有虞仲墓矣。 吴国地处江苏一带,常熟虞山

文字和记忆构成画面,给人提供想象,它们融为一体,产生活的历史。

旧县志记载:虞山,近人又附会之曰山有虞仲墓矣。

吴国地处江苏一带,常熟虞山,以虞得名,因山上建有虞仲墓,距今有三千多年历史。周族首领古公亶父长子泰伯,次子虞仲。虞仲文武双全,是吴国的开创者,他断发文身,主动融入吴地习俗,把中原农耕技术带到吴国,小部族自愿归附于虞仲。长江中下游一带,“虞仲奔吴”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佳话。

公元前486 年,虞仲称王,建立强大军队,联合鲁国讨伐齐国,吴鲁两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泗水进攻,另一路从淮河入海,向北进攻齐国。吴国从海上进攻齐国,是虞仲第一次来鲁国,也是中国发生最早的海战。

史料记载虞仲死后葬于常熟虞山。然《历城县志》载,附近人在鹤山东北十华里嵛山发现虞仲墓。几千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虞仲真正葬在哪里?百姓传说,虞仲葬在嵛山,为了纪念他,将“嵛山”改为“虞山”。我们越来越怀疑事物本身,虞仲是否像县志中记载,葬于此地,那些久远的事情,没有答案,只有等待考古学家去表明验证。

我的印象里,虞山是一片果园,山上长满柏树。柏树子落满山坡,只要一靠近,就会闻到松油的味道。上山必须经过一片坟地,只有条坑洼不平的土路。每次走到那里,头皮炸起,想尽快逃离。它似乎失去往日的清雅,变得阴森。夏天,附近村子的孩子们结伴到山上偷苹果,被狗叫声吓得一路狂奔,向山下跑去。

很多年后同学们聊起,才知虞山果园是我父亲承包的。进入果园,躲在石头屋里,能听到哗哗流水声,风吹草动声,蝉鸣声,它们穿梭于潮湿的空气中。这里既是山上的制高点,也是父亲心理上的停泊地。一把高枝剪在丛林中,有节奏地舞动,一下一下,剪出希望与收获。我摘下一片叶子,放进流水中,看它被推向远方,沿着树木和丛林消失了。

漫长的河道中,呈现出不同的历史,虞山背后的故事不是结尾,相反,它只是一个开始。今天,虞山被修建成虞山书院,鲜花代替荒凉,阳光覆盖阴森。书院承载起千年的历史,游园的同时,你是否还知道它曾有的过去?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留下时代的间隙。人走得远了,往往会忘记当初出发的地方,带着这些人与事,我产生了一些思考,那些耐人寻味的历史,沉浸在村庄与大地之上。

董喜阳:捂着耳朵聆听,掏出心来取暖

董喜阳,1986 年生于吉林九台。作家、诗人,兼事文学、美术评论。部分作品被《诗选刊》《青年文摘》《散文选刊》转载、译成外文。

人到中年

你的长衫装满我

我和我的列车超载

像一川祥云,和黑夜落入大海

汤羹与菜勺横亘天水之间

你的碗里暗藏锋芒

尽管我了解潮水的膨胀秉性

在我与时间的博弈里

你起身和衣,竖起我的耳朵

聆听悠远而真实的风声……

诗人

经常的,要放一只猛兽在心里

像影子在灵魂的根部饥饿,嚎叫

逡巡,冥想,为肉体生存奔波

那些经过困苦与黑暗的搅动,冷风

吹起皮毛的细节,无数的力拉着

在肮脏的胃里张开嘴,牙齿寂寞的

松动着,化为灰烬的石头

以季节的变脸藏身,空气的鼻孔中

它的青嫩、幼稚,有时的无辜

用纸张掩面。现在,尽管

痛苦的钟声临到我,迷茫的火焰

爬上身体,依然喜欢它的存在

——所谓爱,就是捂着耳朵聆听

所谓恨,亦是掏出心来取暖

手指

这些年,习惯于向虚伪的空气伸出手指

任何的两根,习惯于可怕的气味

风中的舞动,捏住两枚雪花

晶莹,亮白,像是来自旅程的山顶

两条金色的道路,聚合间

我算自己的命

我掐住自己的脉门,口吐莲花

一摊血,仿佛我把自己的罪恶概述一番

这些年,常望着烟囱。呆鸟飞过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320/507.html



上一篇:元好问的聊城新变
下一篇:重返历史的河流浅析北上的叙事艺术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