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书刊中的北京记述(5)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北京的乡村特性,接近文人的“田园”经验。郁达夫当年就说过:北平是“具城市之外形,而又富有乡村的景象之田园都市”(24)老北京人在天晴的时候,

北京的乡村特性,接近文人的“田园”经验。郁达夫当年就说过:北平是“具城市之外形,而又富有乡村的景象之田园都市”(24)老北京人在天晴的时候,站在大街上便能望得见西山与北山。所以老舍曾说:“北平在人为之中显示自然”,“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25)疏阔的庭院与园林自然相融一体,造成了北京人的雍容与悠闲,如唐弢说的,“走路的少,又慢,一个个悠闲自得,决不像上海人那样‘惶惶不可终日’”。(26)郑振铎也说,北京就像骆驼,“安稳、和平、一步步地随着一声声叮叮当当的大颈铃向前走;不匆忙,不停顿,而那些大动物的眼里,表现得是那么和平而宽容,负重而忍辱的情绪,这便是北平生活的象征。”(2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本是典型的乡村景观,而老舍先生将此句的“南”字改为“北”或“西”,竟也成为对北平都市景观的绝佳描绘。应该说,北京的人文景观尚未取代自然景观。老舍说:“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生产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28)照老舍的话说,“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画它。”(29)

由于北京的乡村文化样态,使作家感到情感上的亲近,“在普遍的都市嫌恶中,把北京悄悄挑除在外”(30)。老舍说:“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31)在众多作家心中,“家”的定义是由北京提供的。30年代的文人曾一再谈到北京“住家为宜”。所以,南方等地的文人也将北京视为自己的归属,甚至目为第二故乡。郁达夫在游历北京后曾说,一离开北京,就“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这一种经历,原是住过北京的人个个都有,而在我自己,却感觉得格外浓,格外的切”(32)。久居沪上的洋场摩登文人叶灵凤,也在上海的“十丈红尘”之中,“渴望一见那沉睡中的故都”(33)。周作人对北京情有独钟,“不佞住在北平已有二十个年头了。其间曾经回绍兴去三次,往日本去三次,时间不过一两个月,又到过济南一次,定县一次,保定两次,天津四次,通州三次,多则五六日,少或一天而已。因此北平于我确可以算是第二故乡,与我很有些情分”。定居北京的二十年间,周不过出去十数次而已,时间都不长,因为他对北平确有情分。周曾寻找自己喜欢北京的原因,即“……大约第一是气候好吧。……第二,北平的人情也好,至少总可以说是大方……”(34)

虽然北京城一直是知识分子乐于表现的地方,但由于已是故都,到了30年代,北京已经相当破旧,有了“废都”意味。我们看看周作人的感受。他说:“从别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说这正是北平的落伍,没有统制……”(35)按周所说,他喜欢北京,也因北京所谓的“大气”“没有统制”,隐含的仍然是北京的“废都”意味——只有被废,才会没有“统制”。这样的北京,不免有些落寞。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对北京的感情中有许多不平之气。这当然是对国家政治的不满,但作为对具体的城市形态的表现,即使北京没有“统制”的散漫无序,即“废都”给予人们的不良情感,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对北京性格的批判。钱歌川说:北京“可以把一切新的东西,于无可奈何之中使之归真返璞,化为旧的、古的。”相似的还有徐志摩在《〈死城〉——北京的一晚》,作品借主人公廉枫夜游,将北京指为“死城”,前门“像一个骷髅”“那外表的热闹正使人想起丧事人家的鼓吹”“北京就是这死定了”。(36)沈从文则认为北京的闭塞停滞会妨碍文化的交流,难以持续性地成为文化中心,说“城既那么高,每个人家的墙壁照例又那么厚,知识能否流驻交换,能否出城,不免令人怀疑。”(37)30年代,“文学中的北京”基本上已经是一种“边疆叙事”了。

至解放后,记述北京的散文逐渐减少。顾颉刚、沈从文、叶君健、钟敬文、吴祖光、张友鸾、张恨水等名家的作品多为奉命之作,且都发表在《旅行家》《旅游》《旅游天地》《北京日报》《文物》《北京文艺》等旅游报刊和官方报刊上,个人性色彩减弱,成为了一种国家性的集体表述。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728/585.html



上一篇:绿茶书情
下一篇:外国书刊中的北京记述释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