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饰的历史与发展(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2.1 国外品牌的发展 格栅通常装在汽车前脸中央,空气穿过格栅,向散热器、进气歧管等提供新鲜、低温的空气。汽车诞生时格栅并未出现,早期阶段主

1.2.1 国外品牌的发展

格栅通常装在汽车前脸中央,空气穿过格栅,向散热器、进气歧管等提供新鲜、低温的空气。汽车诞生时格栅并未出现,早期阶段主要是横幅式与直瀑式格栅,如图2所示。

图1 汽车前后保险杠的发展历程

图2 汽车格栅的发展历程

随着车身设计不断发展,设计师们将不同品牌的特征赋予了格栅。格栅的存在不仅发挥着通风和保护水箱等功能,且逐渐发展成汽车品牌家族化设计元素的表征[6]。

1910年劳斯莱斯银魂首次展现了家族式格栅。格栅设计借鉴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结构,镀铬条就像顶着房梁的柱子一样,黄金矩形在格栅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1927年沃尔沃首款车型OV4通过格栅的一条对角线固定车标,后期逐渐演变为车标的一部分,后续尽管格栅造型有所变化但这却成为沃尔沃最标志性的元素。

1933年宝马发布的303车型体现了双肾格栅造型,这款车确立了格栅的元素,并几乎可以取代宝马logo的代表性。近百年来双肾格栅的元素设计被应用于宝马所有车型中成为经典。这样的“鼻孔”再加上天使眼大灯在汽车界无疑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宝马公司的始终不渝的坚持,使它的家族式前脸设计成为汽车品牌中成功的案例。

奔驰虽然是第一个汽车品牌,但早期阶段的奔驰汽车设计简单,格栅的设计很简洁。奔驰汽车具有标志性的百叶窗式格栅只有80余年的历史。

1937年阿尔法·罗密欧8C 2900B从赛车大型的水箱格栅造型中提炼出倒三角元素。之后一直延续着类似的倒三角造型,但造型更为简约。

20世纪40年代Jeep开始使用“七竖孔”这一设计。后续发展历程中七竖孔格栅从一而终地出现在Jeep的各个车型上,方方正正的车头、正中的车标以及前脸那一排7个矩形孔的设计充斥着满满的霸气。如同一位粗犷且充满着阳刚之气的汉子,总能引起路人的注目。

1950年阿斯顿·马丁推出DB车系的首款车型DB2,自此在近70年的车型更替中无一例外地全部融入了经典的倒梯形的格栅元素。

早期的格栅主要是作为进气、散热的功能件,主要为金属结构件,且格栅与车身、与蒙皮等前端分界明显。格栅发展到中后期,尤其是防撞梁(即保险杠)内藏于前/后保蒙皮内部、前/后保蒙皮塑料后之后,格栅也开始了以塑代钢的发展,且逐步与前保蒙皮融为一体,嵌入在汽车前端的塑料件中,格栅不仅成为进气和散热的功能件,同时也成为了装饰、防护等作用的外饰前端件。

1.2.2 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起步晚,品牌元素与家族式设计同样晚于国外的汽车品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得到了稳定和长足的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的汽车品牌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元素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熟知。

中国一汽的新车型前脸以凌厉的车灯和保险杠搭配点阵式镀铬大嘴格栅,与侧面、尾部相呼应凸显出运动风格,整体造型显得更加年轻、时尚。

东风汽车的前脸采用双横幅式格栅与两侧大灯连为一体,灯组内部结构采用较为平直的线条,视觉拓宽车头,前脸增加了整体的气势与精致感,整车效果厚重感十足。

吉利汽车家族式的前脸拥有着超高的辨识度,回形水波纹的进气格栅在汽车界也是绝无仅有。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后,投产的沃尔沃S100前脸设计也使用了吉利涟漪状进气格栅。

广汽传祺作为年轻的品牌,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而被广大消费者熟知。传祺家族式“凌云翼”代表了广汽的企业精神,广汽传祺虽然起步晚但一直处在上升势头,传祺的设计一直在体现既大气又精致,既主流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上汽荣威的前脸采用富有辨识度的镀铬格栅连接两侧灯组,将两侧前大灯融贯一体,彰显大气。前脸的细节设计运用了荣威家族式的“律动设计”风格,横幅进气格栅与前大灯组成飞翼式造型,沿袭了高雅的设计风格。

北汽家族式前脸采用凌云点阵进气格栅和黑色回旋镖式雾灯装饰,整体前脸偏向于高扬的气质,整个车身整体的视觉效果立体而饱满,营造出整体动感姿态。

长安汽车的新车型采用全新的前脸,前格栅内部采用横幅式设计,并配有镀铬饰条装饰动感的雾灯设计。

1.3 气动饰件

1.3.1 从无到有

汽车诞生后很多主机厂通过增加气缸数量和排量来提升车速,但这造成汽车重量过大,加速性能下降。在不断探索提高车速有效方式中空气动力学被应用到汽车上。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0/1229/427.html



上一篇:博览之窗
下一篇:融历史于现代的道路景观设计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