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器之势出道之新数字人文浪潮下的古典文学研(3)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王兆鹏每个时代作家群的社会流动、不同时代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人工很难全面了解其详情,而用数字人文技术的文本挖掘功能就可以发现和解决。 刘

王兆鹏每个时代作家群的社会流动、不同时代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人工很难全面了解其详情,而用数字人文技术的文本挖掘功能就可以发现和解决。

刘京臣在近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报纸、期刊的流行,使得文献数量数倍于古代。随着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碰撞,各类文学观念、思想观念往往经过一段时期的潜藏突然流行开来。对这些观念、思想流变的研究,传统作法是选取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代表言论进行分析。这既缺乏大规模的实证依据,而所谓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也往往是后知后觉的产物,并不一定符合当时的实际。结合传统词源学、语义学和大数据技术,完全可以清晰地显示某个观念的诞生、潜隐、突变、流行、淡出的过程。

王兆鹏我曾经统计过《梁启超全集》中的相关语词,发现他早期使用的人称代词都是“吾”,后期多用“我”。如果对梁启超用语进行全面的历时性分析,那么就可以看出20世纪初期有关观念和用语的变化轨迹。

郑永晓目前的数字人文研究,虽长于宏观研究,但也能解决微观问题。例如,人物关系挖掘就是目前数字人文研究领域一个颇具特色的分支,可以利用信息抽取方法对人物进行社会网络关系挖掘,可以对多个关联作品的人物关系进行分析,这在小说研究中颇为实用。

二、国内外数字人文研究的实绩与进展

王兆鹏近年来,国外数字人文研究取得了哪些实绩?做了哪些项目?建了哪些平台呢?

刘京臣国外跟我们中国文化有关的数字人文研究项目,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三个:《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和《古籍半自动标记平台》(MARKUS)。

郑永晓《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由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共同建设,旨在系统收录中国历史上所有重要的传记资料,并免费供学界使用。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群体传记学,力图通过一群历史人物生平的集体性研究探讨其共同的背景特征;二是社会网络分析(SNA),近三十年来已逐渐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三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借助ArcGIS、MapInfo、Google Earth等软件将《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可以帮助研究者在大量传记数据中归纳出一定的模式。《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实现了数据、平台、方法论与工具的有机整合,颇具引领和示范意义。

刘京臣《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由哈佛大学、复旦大学共同研发,试图建立一套可靠、开放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古籍半自动标记平台》由荷兰莱顿大学魏希德(Hilde de Weerdt)教授与何浩洋博士设计开发,是一个纯线上文本标记工具。通过自动或人工标记,使用者可以为文本标记出人名、地名、年号、职官等关键词。这些经过特征标记的文本,会成为其他数字人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与《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相比,《古籍半自动标记平台》是一个文本标记平台,自身没有数据,需要使用者提供数据。

王兆鹏这些年,我国的数字人文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郑永晓从研究机构来看,国内成立了一些数字人文研究中心。2011年,武汉大学成立了大陆首家高校数字人文研究中心。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王兆鹏2018年3月,我们中南民族大学也成立了数字人文资源研究中心,致力于数字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近期主要开发唐宋文学知识图谱,拟将唐宋时期的全部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转化成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

刘京臣从平台建设来看,台湾大学的DocuSky数位人文学术研究平台,以人文学者研究需要为指归,进行个人化材料整理与分析。注册后,用户可以利用平台所提供的各种工具,实现个人文本的格式转换、标记与建库、探勘与分析以及可视化、GIS整合等。

郑永晓首都师范大学张萍教授主持开发的《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2017年6月已上线运行。该平台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针对两千年陆上丝绸之路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分析、管理,提供丝绸之路沿线综合的历史地理数据,便于进行丝绸之路历史地理长时段、综合性问题的研究,也便于学者进行个性化的专题研究内容。

王兆鹏下面我们谈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成果吧。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315/489.html



上一篇:世纪以来甘肃青海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综论
下一篇:张素含蜀程纪略的历史地理价值探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