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开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可以反映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为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自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陶瓷发展史是中

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可以反映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为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自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中,陶瓷文化彰显了中国人对美的看法与塑造,也显示了中国人民在陶瓷造诣上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景德镇,从古代发展至今,从“四大名镇”到闻名于世的“瓷都”,其陶瓷文化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保留和传承下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保护和开发价值,在旅游业中也非常重要。也有许多关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文献,它们对发展和保护陶瓷文化有独特的意见和看法,但是都是早些年的,信息更新不够及时。所以,这篇研究探讨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并希望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在旅游开发中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发展。

一、文献综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无形文化遗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得到了定义,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贺学军(2005)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和生态性[1]。刘魁立(2007)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单独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存在,而是总是需要通过物质载体表现出来[2]。它有利于凝聚民族赞同,维持社区传统,促进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很多,比如以口技这类口头表述的,或者一些民间文学,器具实物等,它将人作为核心,以身口相传来延续文化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有“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他也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回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中国人民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热情更影响了人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态度。

(二)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是一种民俗文化,中国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而景德镇是历史陶瓷文化的聚集地。王伟、齐皓、周景坤(2009)认为,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和世代不断的制瓷工业,为景德镇招揽来了更多的制瓷精英,也发现了景德镇大师们的名声,并提到了郭沫若为景德镇留下的“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这一名句[3]。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历史底蕴丰富,并且在历史的许多朝代中,景德镇都作为制瓷的中心,从五代时期,景德镇烧制出的白瓷为其瓷都地位打下了基础并且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地位。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繁荣可从一个事实看出。中国英文名“China”就来自瓷器的英文,也同样是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罗亨江、付火水(2010)认为,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具有分布广泛、类型众多和内涵丰富的特点[4]。

(三)文化旅游

任冠文(2009)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并且具有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旅游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而且所有被旅游所运动的文化都应该是属于旅游文化的[5]。张博、程圩(2008)认为,就产业性质而言,旅游业和其他经济产业相比是一项文化性的经济产业,所有面对文化旅游的热潮,世界各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旅游开发的目标。

二、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历史

中国的制瓷最早可到纪元前4500年至2500年,早于欧洲的制瓷技术1000年。在公元前21世纪到夏朝,是以彩陶来标志它的发展。随着朝代的演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提升,到了元朝,景德镇开始成为了中国陶瓷工业的中心。景德镇生产的白瓷和青花瓷开始了大的发展。直到明清时期,青花瓷深受人们的喜爱,景德镇从那时起成为了真正的“天下窑器之所聚”的地方,在明朝时代,精美的瓷器没有不是出自景德镇的。明朝时期,景德镇的制瓷技术成为了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的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一时代烧制出来的厚度只有0.5毫米,最厚的也仅仅只有1毫米。发展到清朝时,尤其在康熙、雍正和乾隆时代,陶瓷业达到了整个朝代最辉煌的时期,制作手法复杂而精巧。景德镇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在乾隆时期,景德镇瓷窑分布广泛。

三、研究方法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205/431.html



上一篇:浅析历史微课对初中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下一篇:微课的运用和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