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背景据作者多次讲演整理(2)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汉书·西域传》记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

《汉书·西域传》记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对西域都护府所属的各国,都记载了它们去阳关(今甘肃敦煌市西)、长安和都护治所的距离。对不属都护的罽宾国、乌弋山离国、安息国、大月氏国、康居国等也记载了与长安、都护治所间的距离。其中对罽宾国遥远的道路的艰险有详细的描述:“又历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身热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驴畜尽然。又有三池、盘石阪,道狭者尺六七寸,长者径三十里,临峥嵘不测之深,行者骑步相待,绳索相引,二千余里乃到县度。”以西汉控制西域的时间和投入的人力物力,绝无可能新筑成这样的道路系统,显然都是利用旧有,说明这些道路在此前已经存在,自然非汉人所筑。

二、为什么古代中国不可能开辟丝绸之路

有人不赞成我的观点,认为古代中国人口众多,生产能力强,公元前3世纪就筑成万里长城,秦始皇已建成连接全国各地的驰道,何至于建不成丝绸之路?至少这条道路的东段即今中国境内这部分应该是由中原往外开辟的。还有人以《山海经》《穆天子传》的内容为证,说明先秦时代中原人已掌握西方相当多的地理知识,周穆王西征还有具体路线,为什么当时不具有向外开辟道路的可能?

这些即使都是事实,时间也比由西向东的开辟要晚。何况地理知识既可自己外出了解,也可由外人带入,或向外来人了解而得。就像昆仑山的玉石,既可以由当地人向中原输送,也可以由中原人去那里采集或购买,关键是需要有其他证据支持才能作出判断。

开辟和维护丝绸之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长时间的持续努力,不可能出自某些人一时的好奇或兴趣。尽管有部分天然的道路可以利用,但在几千公里长度中要翻越高山、渡过河流、穿行峡谷、通过森林,还是相当艰巨的工程。古代中国固然具有开辟长距离道路的能力,却始终没有开辟丝绸之路的需要。

无论中国的先民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一旦在那里定居,就获得了农业生产的最佳条件。由于黄土高原与黄土冲积形成的平原土壤疏松、天然植被稀少且容易清除,所以用简单的工具就能开发耕种。开发之初的黄土有足够的肥力,通过轮作更能持续保持较高的产量。三四千年前,黄河流域气温较高,降水充沛,利用黄河及其支流灌溉相当便利。当时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影响轻微,大多是平坦的原地,太行山以东更是广阔的平原。④这样的地形地貌不仅形成了成片的农业区,便于农业生产,也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延续。这片土地上生产的粮食和物资,足以供养当地的人口。在人口增加,黄河流域耕地不足时,一次次的人口南迁使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南方的丘陵山区先后得到开发,新作物的引进和推广解决了更多人口的粮食供应,东北的开发又养活了几千万人口。⑤直到近代,中国的5亿多人口还完全是由本土生产的粮食供养的。这块土地上生产的经济作物、能采集到的动植物、能开采的矿物,经能工巧匠生产加工,完全可以满足国家所需的武器和军用物资、行政机构日常运作所需的器具和物资,以及统治者享用的各种器物和用品。加上根本不了解外界的情况因而从未作过有实际意义的比较,古代中国人一直以为“天朝无所不有”,是天下最发达、最富裕、最文明的地方,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一直维持到当代。

早期黄河流域农业的开发不仅养活更多的人口,并导致农业人口更高的增长率,也加快了农业与牧业的分化。原来杂居于此的牧业人口或者转而从事农业,或者只能迁离,农牧业的界线由此而生,农业区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事农业的夏人部族(诸夏)聚居于中原,自称为华夏。牧业区处于蒙古高原及其南部边缘、西北地区,干旱高寒,牧民逐水草而居,生存不易,一旦遭遇天灾,往往会以南下劫掠为生。南方不少部族还处于“披发文身”“刀耕火种”或采集狩猎的阶段。东部沿海还残留着夷人的部族。因此华夏将自己周边的牧业民族和非华夏部族称之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或者通称为夷狄、蛮夷、四夷(裔)。早在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的差别已经被当作重要的原则,被称为“大防”,绝不允许混淆。孔子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是指华夏之间,并不包括夷狄。夷狄中只有个别已经“向化”的人,即完全接受了华夏文化、完成了“由夷入夏”过程的人,才能变为华夏的一分子。自秦朝至清朝,即使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凡是还没有被正式编入户籍并由正式行政区管辖的非华夏人口,如羁縻州府、土司辖境内的部族仍被当作蛮夷。至于外国人,除了朝鲜、越南等藩属外,更都是未开化的蛮夷,他们的地方都被当作蛮荒之地。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网址: http://www.zglsdllc.cn/qikandaodu/2021/0302/454.html



上一篇:台湾汀州客家人地理分布分析以年大台北和桃竹
下一篇:浅析农村薄弱学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投稿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部|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版面费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论文发表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